中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长者专区
长者助手
 当前位置:  首页 > 关爱版 > 政务动态

今年底!中山将有不少于100个老旧小区开工改造

信息来源:中山新闻 发布日期:2023-11-16
分享到:
  

  11月15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23年中山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情况和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南方日报、羊城晚报、中山日报、中山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图片


  据介绍,今年以来,中山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23年改造储备库有190个小区,涉及居民户48298户、楼栋数2712栋、住宅建筑面积413.4万平方米。目前,完成立项的小区182个,完成方案评审的小区173个,已开工小区79个。预计年底能有不少于100个小区开工,30个小区完工。

图片

  一是建章立制,完善政策体系架构。市政府将老旧小区改造纳入了2023年中山市十件民生实事。市政府成立以市领导任组长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工作,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出台了《中山市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优化审批服务通知》《技术导则》《资金管理办法》《专项资金使用指引》等纲领类、技术类、审批改革类、资金使用类政策体系文件。

图片

  二是加强技术审查,保障方案顺利落地。紧抓老旧小区改造设计方案源头,建立总师团队、专家评审组、各职能部门联合审查机制,从是否符合国家政策要求、专项债使用范围、技术导则设计理念、经济性、实用性和效果等方面共同把关设计方案,以基础类为主保障民生,确保方案能顺利落地,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和环境的向往。

图片

  三是实行“一区一策”,唤醒老旧小区新活力。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坚持“统筹谋划、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多方参与”的原则。例如在东区夏洋小区、石岐延龄市场小区开展“多网合一”整治“三线”试点,彻底解决了老旧小区“空中蜘蛛网”乱象,进一步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

图片

  四是全力破解电梯加装“堵点、难点”,提升居民幸福指数。为破解加装电梯效率、质量、规模等参差不齐的难题,中山市推出创新加梯惠民举措,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贯彻民法典的精神,依法破解“一票否决”制;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免除办理规划许可手续和不动产登记,免征收增容地价、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其他费用,大大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制定加装电梯通用图集,提供不同加装类型、模式典型案例,方便群众自主参考选择;鼓励本地国企参与电梯加装服务。目前已在东区街道、西区街道、三乡镇和坦洲镇建立加梯服务试点,成立工作小组,将“一梯一审”升级为“集中申报、统一规划、集中联审、批量施工”。
  五是落实安全质量监管措施,加强文明施工监督。建立工程质量安全抽检巡检和督导制度,出台《老旧小区改造施工事中事后监管通知》,严格落实各参建单位责任,整治“围而不建”和不文明施工问题;成立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施工质安监管工作小组,对开工在建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开展全覆盖检查,严守安全底线;加大处罚力度,以“零容忍、严执法”为原则一查到底,对违法违规的企业进行扣分、诚信拉黑、行政处罚。
  六是落实居民参与,积极听取群众意见。组织召开“美好环境共同缔造”公众参与座谈会,聆听社会公众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定期组织开展居民代表议事会,建立电话热线、微信号等方便居民反映问题的渠道,听取居民对小区改造的意见并作出响应;在施工过程中邀请居民作为群众监督员,随时可以反馈小区施工影响生活的问题。
  七是抓长效管理,推进老旧小区管理“精细化”。为切实做好老旧小区改造的“建管并重、长效管理”,进一步健全老旧小区改造的长效管理机制,镇街同步谋划对2023年参与改造的老旧小区项目建立长效管理模式,有EPC+O模式(57个)、引入或优化物业管理(54个)、街道国企承接及社区兜底业主自治(79个)等为主。    
  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原来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环境差、缺乏管理等问题的老旧小区,重新焕发出新面貌,大大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盘活社区资源,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增强,社区更加宜居宜业。 

图片

  下一步,中山还将发挥工作专班的统筹优势,继续推出惠民保障政策。一是定期组织召开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专班会议,研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同时继续探索推出惠民保障政策。通过老旧小区改造,盘活闲置公有物业,出台租赁、招商等优惠政策。合理统筹集成社区碎片化资源,盘活社区公共资产、闲置资产等,充分利用周边服务设施,通过统一运营、管理等方式,做强社区资产,提升内生力。二是落实历史文化保护,开展老旧小区改造。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历史文化保护工作部署,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历史文化,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历史文化的保护利用,适当活化历史资源,将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利用工作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相融合,发挥历史文化遗产的社会教育作用和使用价值,注重民生改善,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图片


  
记者提问环节
  

  记者:今年东区的老旧小区改造主要集中在哪些区域?目前进展如何?接下来如何进一步推进实施?



图片


  东区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梁家荣:东区街道2023年开展了松苑街小区等32个小区改造,这些小区主要分布在兴中道两侧,毗邻图书馆等市级公共建筑及利和广场等大型商圈,涉及竹苑、花苑、桃苑、夏洋等7个社区,257栋楼房、4675户居民,总投资约1.1亿元。
项目坚持早谋划、早筹备、早启动原则,于2022年11月正式开展前期工作,于2023年8月进场施工,目前正在实施改造。改造内容聚焦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主要包括建筑本体修缮、基础设施改造、小区环境整治、服务设施提升等四个方面,以“绣花功夫”助力老旧小区蝶变重生。
东区街道下一步将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按照目标计划倒排工期,压实施工单位责任,通过月调度、周议事等机制及时解决施工问题,协调水电气信等专营单位配合改造,全力争取今年年底按时按量按质完成改造任务;二是加强施工安全、质量及文明施工等监督检查,定期进行自查和整改,由社区党委牵头做好与居民沟通解释工作,确保改造工作高效有序推进;三是提前谋划改造后小区管理工作,结合居民意愿,探索以“先尝后买”模式为小区引入专业化物业服务,实现小区长效管理。

  记者:中山在今年加大力度进行老旧小区改造,有何改造目标?主要改哪些设施?出台了哪些政策?



图片


  中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黄民强今年,我们按照“成熟一批、实施一批、储备一批”原则,通过广泛调研和实地摸排,创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储备库,目前储备库项目达到190个小区,已开始动工的小区79个。

  老旧小区改造主要以“基础类”改造为主,优先解决群众安全和基础生活需求的问题,做到应改尽改,聚焦群众最关心、最急迫的环境卫生、消防安全、雨污分流、三线整治、停车难、公共设施、公共休闲空间等问题,改造后使整个小区更加干净、整洁,使用功能齐全,汽车停放有序、“三线”简洁,文体娱乐和便民设施增多,小区环境更美,群众的居住条件更加干净整洁、舒适宜居。

  在“基础类”改造之上,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我们可通过居民及社会力量出资共建共担实施“完善提升类”改造,做到能改则改,主要满足群众改善型生活需求,包括建筑节能改造、加装电梯、燃气管道建设、智慧停车、智慧安防等,进一步提高居住品质与生活质量。

  中山市计划2023年老旧小区改造开工数不少于100个,2024年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将争取谋划不少于100个,优先改造基础条件较差、年代比较久远、居民意愿强烈的小区,到2025年底完成大部分需改造的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当然,我市接下来的老旧小区改造也是遵循“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尊重居民的意愿,争取帮助市民们多做一些实事。

  政策方面,今年以来,我们出台的政策文件非常多,涵盖了老旧小区改造的全流程,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关于优化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审批服务的通知》,该政策的亮点和创新举措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简化审批流程。对于可研批复、规划报建、规划验收、施工图审图等程序,文件规定予以减免或实施承诺制,并要求将行政审批时间压缩至18个工作日以内,减少了审批环节和时间,提高了审批效率。

  二是创新监管方式。采取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监管措施。例如,提出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应组织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业主代表)、各管线专业经营单位共同参与验收,这种新的监管方式强调了各方的参与和协作,有利于更好地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三是优化服务。要求相关部门加强服务意识,积极主动为改造项目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协助业主解决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还要求对改造项目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及时解决改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四是加强安全质量监管。要求对改造项目实施更加严格的安全质量监管,落实建设单位首要责任,压实各方质量主体责任,严厉打击建筑市场违法行为,确保改造工程安全生产、质量符合规范要求,特别是要文明施工,减少扰民。

  

  记者:石岐街道有比较多的历史保护街区,请问如何把老旧小区改造与历史文化保护相结合?



图片


  石岐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杰平:将老旧小区改造与历史文化保护相结合需要充分考虑评估、保留历史元素、协调周边建筑风貌、加强公众参与和制定长远规划等方面的因素。以民生路周边的老旧小区为例,我们街道具体是这样实施的:
  一是全面评估。在开始改造之前,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全面的评估。评估包括建筑、街道布局、历史背景等方面,以便确定每个小区的历史原貌和文化价值。在正式施工前,多次邀请各相关部门及专家召开专家评审会,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二是尊重并保留历史元素。在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过程中,尽可能保留原有的历史元素。包括但不限于建筑风格、建筑材料(青砖)等。通过修缮和加固的方式来保护这些历史元素,以实现保护和改造的双赢。
  三是与周边建筑风格相协调。在保护历史建筑原有建筑风格的同时,也同步考虑周边老旧小区改造的实用性和外观协调性。通过咨询原居民,了解老旧小区建筑原有风貌色调并恢复原有风貌色调,通过现代工艺对老旧小区进行防水修补等涉及居民基本生活的改造,既保留原有建筑风格,又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
  四是加强公众参与。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需得到公众的支持和参与,我们在施工前组织居民听证会等活动,让居民共同了解和讨论改造方案。通过公众参与,进一步增强居民对改造项目的认同感和配合度,加快后续施工进度。
  五是制定长远规划。历史文化街区老旧小区改造不是一次性工程。在最初规划中,我们充分考虑该历史文化街区未来的发展需求和历史文化保护的需要,同时建立完善的招商运营机制,确保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完成后的管理及维护。


新媒体
微信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