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登录
其他文件
您现在的位置:

关于进一步加强地下涉水有限空间气囊封堵作业安全管理的通知

文号:中建通〔2021〕112号 信息来源:中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发布日期:2021-10-19 分享:


各镇街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各有关单位:

9月22日,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中山市中心组团黑臭(未达标)水体整治提升工程(项目二),在对西区广丰工业大道南八涌WB2-1已完工鸭嘴阀截流井进行维护时,用于封堵市政管网进水口的气囊突然破裂,大量污水涌入鸭嘴阀截流井内造成井下2名作业人员溺亡。为深刻反思事故原因、充分吸取事故教训,切实提升我市涉水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水平,最大限度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现就进一步加强地下涉水有限空间气囊封堵作业安全管理通知如下:

提高思想认识、强化风险管控

涉水地下有限空间作业活动范围有限,通风条件较差,极易发生窒息缺氧、溺水或因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等有毒有害气体引发中毒窒息等人员伤亡事故,施救不当或盲目施救极易导致事故扩大引发灾难。各镇街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各有关单位要结合日常工作,督促指导行业企业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各有关企业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进一步开展风险辨识工作,紧抓重点环节,明确各环节责任人,提高思想认识,强化风险管控务必加强“一线三排”工作,建立井下涉水作业安全台账,完善作业前安全检查、审批制度,规范井下作业流程,落实现场监护措施,确保井下安全作业环境。

严格遵守气囊作业规范指引,加强安全生产风险隐患辨识研判

涉水地下有限空间项目施工企业要严格制定气囊封堵、作业、拆堵方案,经项目安全、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后方可实施。涉水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应按照《中山市橡胶充气管塞涉水地下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指引(试行)》要求,严格履行“先通风后检测再作业”原则,作业前做好设备安全检查、通风及气体检测,井下环境满足安全要求后方可作业。加强管渠封堵规范化操作,严把橡胶气囊质量关,做好气囊使用前内部检测和台账登记,确保气囊的重复使用次数不得超过四次。

气囊的封堵必须由专业的潜水员实施,大型管渠应采用砖墙封堵或止水板,充气管塞封堵作为辅助方式,确保相关作业者的安全。井下作业阶段,必须严格控制井下作业人数,一次下井的作业者不能超过2人,同时配备的监护者人数不得少于下井的作业者人数的2倍。监护者在有限空间外全过程持续监护、跟踪作业者作业过程、实时掌握监测数据、适时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发现异常时,立即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报,并协助作业者逃生。封闭作业区域并摆放相关安全警示标志,劝阻任何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作业区域,不得离开作业现场。作业人员必须遵守地下涉水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发现异常情况时,需采取正确的行动应对紧急情况,服从监护人员的管理,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护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

强化工程参建各方主体责任,落实有限空间作业“七不准”要求

建设单位要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地下涉水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防护措施,不得压缩合理工期,保障安全施工措施费落实到位。监理单位要严格履行安全监理职责,认真审查施工单位地下涉水有限空间作业方案,严格落实有限空间作业“七不准”要求,发现安全事故隐患,应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整改到位。施工单位要落实主体责任,制定在建地下涉水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培训制度。项目经理(或专职安全员)应就作业任务、作业方案、作业流程、事故防护措施等内容,与监护人员、作业人员进行现场安全技术交底。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地下涉水有限空间作业发包给其他单位承接的,承包方应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或安全生产条件,并在承包合同中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

开展地下涉水有限空间作业培训,强化应急救援能力保障

施工企业必须对工程项目现场管理人员、地下涉水有限空间作业监护人、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等进行有限空间作业专项安全培训教育。培训内容应包括: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估和安全防范措施,安全操作规程,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作业前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状况、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及自救互救知识等。

强化应急准备工作。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工程项目有限空间作业的特点,制定应急预案。正确配备合格的呼吸器、防毒面罩、通讯设备、安全绳等相关应急装备和器材。配备的应急救援装备及器材应建立台账,需定期检测、校验,相关检测、校验记录(报告)应建档保存。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桌面推演或专项演练,让员工熟悉各自的岗位职责、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技能、应急措施、作业场所危险源,强化安全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中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1年10月18


(联系人:王开兵,联系电话:88382089


新媒体
微信
手机版